• 2016-04
    27
    ■ 赵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新时期、新形势下,壮大海洋经济,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与海岸线资源密切相关。“十三五”期间,各地应以新理念引领海岸线资源保护和利用,科学控制开发强度,实现“加强海岸带保护与修复,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的目标。坚持创新发展,推动海岸线资源市场化配置和精细管理。以创新理念为引导,按照科学规划、陆海统筹、生态优先、合理开发、精细管理的原则,规范海岸线资源开发秩序,调控海岸线开发规模和强度,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海岸线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创新海岸线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探索建立海岸线收储、有偿供应和转让制度,实现海岸线资源优化配置,服务于重大涉海项目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海岸线+互联网”等发展模式创新,开展海岸线资源精细勘测与测绘,掌握海岸线动态变化,监测海岸线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坚持协调发展,引导
  • 2015-12
    04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王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是其中的第一大亮点。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居于核心位置。要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拓展发展新空间”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动力。21世纪,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拓展海洋战略空间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正是基于对海洋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重大战略意义的清醒认识,建议稿明确提出“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为“十三五”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全面落实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任务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时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海洋事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按照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构想,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十三五
  • 2015-04
    03
    2012年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决策,“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成为国家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对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要求“要编制实施海洋战略规划,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妥善处理海上纠纷,积极拓展双边和多边海洋合作,向海洋强国的目标迈进”。李克强总理的报告高瞻远瞩,部署周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已从战略口号转向实际行动。  综观全球,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大都是依靠海洋走上强国之路,海洋资源和空间都为其成功发展和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加拿大、日本、越南等许多沿海国正在调整和制定其海洋战略和政策,综合规划海洋事业的发展,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发展中国家,在海洋上拥有广泛的战略利益,海洋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充分利用当前的战略机遇期,全面推动建设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成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 2015-03
    13
    欧盟的共同渔业政策颁布于1983年,每隔10年进行一次重大修订,业内称之为“共同渔业政策的改革”。最近一次改革从2011年开始,经过3年多的博弈,修订后的新政策于2013年5月通过,并在2014年初生效。这次改革包括3个方面:基本法规,共同市场组织和欧洲渔业基金。  透过共同渔业政策这一次改革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欧盟海洋政策发展的趋势。同时,其改革也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共同渔业政策是欧盟的渔业政策,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欧盟的渔业能够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意义上的可持续性,并为欧盟国家的人民提供健康安全的海产品。共同渔业政策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渔业管理、与非欧盟国家的渔业协议、渔业和养殖产品的市场控制和贸易,以及欧盟海洋渔业基金的分配和管理。  欧盟通过共同渔业政策实现其对各成员国海洋渔业的统一管理。欧盟成员国在12海里以外的管辖海域内,无权管理其他成员国的渔业活动,欧盟在管理这类活动上有绝对管辖权。  透过2014年生效的最近一次共同渔业政策改革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欧盟海洋政策发展的
  • 2014-08
    21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希腊文明,都值得尊重和珍惜。文明是多彩、平等和包容的;只要秉持包容精神,中希文明相互尊重,就不会存在“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中希文明交流互鉴,既可以推动各自文明的创新发展,也能让两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创新的未来,是增进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纽带、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动力。中国和希腊都是毗邻大海的古老国家,都有悠久的航海历史。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都没有离开过海洋。古希腊海洋文明,是一种综合了古代东西方文明诸因素之后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海洋文明,它对以后地中海地区及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神话传说及航海技术和手段等方面。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海洋文明史,大海孕育并构筑了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博大精深的海洋文化。依托海洋而诞生的海洋文明浸润着中华民族海一样博大宽厚的精神特质。中华民族是
  • 2014-08
    21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军)当地时间6月20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希腊雅典出席中希海洋合作论坛,发表题为《努力建设和平合作和谐之海》的演讲。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提出“两国签署了海洋合作谅解备忘录,决定将2015年定为中希海洋年,成立中希政府间海洋合作委员会,加强在海洋科技、环保、防灾减灾和海上执法等领域务实合作”。讲话为中希两国海洋领域合作提供了政治保障,指出了两国海洋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国应抓住机遇,积极推动建立两国政府间海洋合作委员会,明确两国海洋领域的合作内容,为深化两国海洋领域合作作出积极贡献。首先,应将海洋合作委员作为两国海洋领域合作的重要政治和制度保障。应以建立两国海洋合作委员会为契机,积极推动两国海洋领域合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在具体形式上,海洋合作委员会可以实行轮值主席制或双主席制,并下设若干个分委员会,如海洋科技、环保、防灾减灾和海上执法等等合作委员会,并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委员会应明确双方定期会晤、互访等重要机制。委员会的成员
  • 2014-08
    21
    李克强总理在“中希海洋合作论坛”提到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世界经贸格局的深刻变化,海洋作为国际贸易与合作交流的纽带作用日益凸显,在提供资源保障和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大国,海洋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中国作为太平洋西岸的海洋大国,是国际海洋事务中的重要力量,应与国际社会积极构建海洋合作伙伴关系,携手承担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责任,履行保护海洋健康的国际义务。建设“和平”海洋,是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基础和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条件。海洋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给世界和平与文明。自明清闭关锁国以来,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欺辱,近代饱经沧桑的中国人民,深知和平之珍贵、发展之重要。求和平、促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给
  • 2013-08
    27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 王芳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高度对海洋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指出要“建设海洋强国”。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建设海洋强国”这一重大部署,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中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海洋事业总体上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已具备了走向海洋的基础和条件,正面临着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建设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成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2011年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明
  • 2013-08
    27
    ——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讲话精神的体会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高之国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8次集体学习会上就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意义深远,既有战略上的宏观指导,也有实际层面上的具体指示和要求,为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  一、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和战略背景  总书记从中外两个方面阐述了海洋强国的历史沿革。从世界历史看,西方大国的发展无不与海洋息息相关,工业革命后西方主要国家通过海洋开拓殖民地、掠夺世界资源,发展成为世界强国。从中国历史看,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海洋文明,但从明代中期以后,由于闭关锁国,国力衰落,最终成为一个落后挨打的国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面向海洋则兴,放弃海洋则衰;国强则海权强,国弱则海权弱。  关于海洋的战略地位,总书记一连用了3个“更加”来强调21世纪海洋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竞争中的重要性: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 2013-03
    06
    ■ 张海文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当日本共同社记者问到“中国如何描绘建设海洋强国的蓝图”时,大会发言人傅莹表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当中已经有了明确的阐述。中国首先是一个陆地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海洋大国。一方面,我们要坚定地维护自己的主权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维护地区的和平、世界的和平,这个基本的原则立场三十年没有动摇过。对于如何解决与邻国的争议问题,中国希望通过对话、磋商,通过商谈去解决分歧和矛盾。 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关注我们走什么样的海洋强国之路,都是正常的,无可厚非。我们应当利用各种途径,向世界讲清楚中国的海洋强国之路是一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 从国际看,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联合国把21世纪确定为“海洋世纪”,并把每年的6月8日确定为世界海洋日。与此同时,国际社会更加重视海洋。保护海洋环境、支撑绿色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当代海洋事业发展的主要内容。目前,已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