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要闻播报
  • 2019-05
    22
    2019年5月17日至5月19日,我所张海文所长、海洋法律与权益室吴继陆主任、环境与资源室郑苗壮副主任、以及张丹、罗刚、张小奕、顾雪妍赴西安参加中国国际法年会2019年学术年会。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张海文所长主持了5月17日上午大会报告环节。会议期间的中午和晚上,张海文所长还先后参加了中国国际法学会2019年第一次常务理事会、国际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第六届学术委员会2019年工作会议。(从左至右为顾雪妍、张小奕、吴继陆、张海文、罗刚、郑苗壮)(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张海文所长主持大会报告)5月18日晚,我所与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共同主办的海洋法边会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5号楼智慧教室举行。边会由我所吴继陆主任主持,会议邀请了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周健参赞、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唐勇委员、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潘俊武教授、王泽林副教授以及我所郑苗壮副研究员和张丹副研究员分别就周边海洋形势、外大陆架划界最新进展、海洋争端解决、俄罗斯关于北方海航道外国军舰航行的最新立法、国家管辖外海域生物多
  • 2019-05
    16
    2019年3月25日至4月5日,联合国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简称BBNJ)国际协定谈判政府间第二次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来自120余个国家、近70个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均派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中国代表团全面、系统阐述中国在相关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获得与会各方高度评价。中国代表团由外交部、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大洋办、海洋战略所和海洋三所)以及其他相关专家学者组成。部分中国代表团成员合影本次会议以政府间会议主席起草的《协助讨论文件》作为各方谈判基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海洋遗传资源、能力建设和海洋技术转让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包括海洋遗传资源、衍生物、利用遗传资源、生物技术、原生境等术语定义,适用的地理范围以及鱼类是否适用,原生境获取自由、分享货币化惠益以及无偿分享遗传材料和机密性数字化信息、全过程强制监测利用海洋遗传资源、申请知识产权时强制披露来源等;能力建设和海洋技术转让的资金和技术问题。包括公海保护区在内划区管理工具、环境影响评价议题已进入具
  • 2019-05
    15
    2019年5月8-9日,第七届“中国-北欧北极研究合作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北极渔业、冰上丝绸之路和可持续发展实践”。来自中国、挪威、芬兰、丹麦、瑞典、冰岛、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的科研人员、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冰上丝绸之路、北极渔业以及北极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就中国与北欧国家共同促进北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合作领域作了探讨。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张海文所长和海洋法室副主任密晨曦副研究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张海文所长于5月9日上午应邀参加与北极圈论坛主席、冰岛前总统奥拉维尔·拉格纳尔·格林姆松的会见,并参加了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成立仪式。
  • 2019-05
    10
    2019年3月28-29日,第287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海洋强国发展战略论坛在珠海举办。该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农业学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办。本届论坛主题丰富,分为大洋海底资源探采与保护区、海洋装备产业发展与工程技术、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能源发展、极地海洋生物产业发展、我国海岸带生态健康保护与恢复、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科技创新、深远海维权与保障发展,以及我国深海战略与创新平台等八个分会场。战略所王芳研究员在第六分会场作题为“以科技创新支撑海洋强国建设”报告,付玉副研究员在第一分会场作题为“南极海洋保护区事务的发展与应对”报告。
  • 2019-05
    10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承担的“富钴结壳合同区资源勘探与评价”项目,在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与中国大洋协会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富钴结壳勘探合同第一个五年阶段成果报告编制,已提交国际海底管理局(ISA)。这标志着我国已圆满完成国际海底富钴结壳勘探合同第一个五年活动方案阶段性目标任务。自1997年起,我国对太平洋5个海山区的28座海山开展了富钴结壳资源调查,在此基础上,2014年,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为期15年的国际海底富钴结壳勘探合同,矿区位于西北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区,面积为3000平方千米,我国对这一矿区拥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作为我国富钴结壳资源调查的主要力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富钴结壳勘探矿区申请方案编制及后续勘探工作。自2014年以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机构,先后在合同区开展了资源勘查与评价、环境调查与评价、采矿技术开发与试验、选冶技术开发与评价、资源开发
  • 2019-05
    10
    2019年5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自然资源部和北极圈论坛共同主办的北极圈论坛中国分论坛在上海举行。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务实推动北极合作携手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旨演讲。北极圈论坛主席、冰岛前总统格里姆松,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挪威、瑞典、波兰、韩国北极大使和欧盟驻华大使在论坛上发言。论坛期间,王宏分别会见了冰岛外交部常任国务秘书斯图拉·西格里昂松和加拿大国会议员安德鲁·莱斯利。王宏在演讲中指出,上海与北极圈相距35个纬度,在此举办论坛说明极圈并不是限制和排斥国际社会共同参与北极事务的界线,突破固定纬度的,恰恰是我们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北极事务特别是北极的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航道利用等问题,与北极地区人民的福祉和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长期以来,始终遵循《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等国际条约和一般国际法,秉持“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积极参与北
  • 2019-05
    10
        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为深入了解新时期我国利用国际资源市场的形势和任务,我所受自然资源部综合司委托于2019年1月8日邀请同济大学战略研究院院长、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门洪华教授作专题报告。报告分析了我国新时代的内涵、应对全球治理危机的历史与理论以及我国应对全球治理危机的战略举措等。
  • 2019-05
    10
    2019年5月9日,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揭牌成立。这是该校依托已有资源,扎实开展极地考察、国际合作与科学研究,积极参与极区事务的重要成果,也是学校努力为极区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做出的有效举措。
  • 2019-05
    07
    2019年4月24日至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高层研讨会在青岛香格里拉大酒店开幕,战略所张海文所长、罗刚博士应邀参会。会上,来自中国、泰国、俄罗斯、阿根廷、斯里兰卡、希腊、德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的会议代表(主要是海军代表)围绕“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作专题报告,共商海上安全大计、共话海军合作友谊、共谋海洋和平良策。本次高层研讨会共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海洋——海军的角色与责任”“共同应对海上威胁挑战——海军的实践与贡献”“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海洋治理——海军的合作与行动”三个分议题。在第三分议题上,张海文所长作了题为《全球海洋治理与海军的和平参与》的专题报告,介绍了全球海洋治理的概念理解、热点议题和最新动向,并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及海军的和平参与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这是本次研讨会唯一的非军方代表报告,也是对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的呼应。另外,根据总体部署和统一安排,张海文所长、罗刚博士还参加了筹备本次研讨会的军地
  • 2019-05
    06
    2019年4月16日,马来西亚外交部海洋司司长Adina Kamarudin访问战略所。(从左至右为贺湘琦、Adina Kamarudin、张海文)一同来访的还有马来西亚外交部海洋司Mohd Khairul Tazril Tarmizi及马来西亚国家安全委员会Mohd Helmy Ahmad。外交部边海司贺湘琦副司长、外交部边海司杨为民、周小铃以及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王安涛处长陪同访问。战略所张海文所长、海洋与法律研究室吴继陆主任、密晨曦副主任、张小奕、张颖、海洋政策与管理研究室罗刚等一同参加座谈。(与会人员交换意见)张海文所长对Adina Kamarudin司长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战略所概况及战略所和马来西亚海事研究所合作情况。王安涛处长回顾了多年来中马海洋科技合作情况。Adina Kamarudin表示此次旨在增进彼此了解,探索与中方继续在海洋事务领域开展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双方与会人员就国家管辖外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与可持续利用问题、海洋法问题、中马智库合作等共同关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