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外海洋动态
  • 2017-09
    01
    中共国家海洋局党组     核心要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发展,就加强国家海洋事务管理,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回应了世界对我国海洋发展的关切,解决了当前我国海洋领域面临的主权、安全和发展等核心重大现实问题,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生态健康、海洋安全稳定、海洋管控有力的新型海洋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海陆一体的国土意识,将蓝色国土与陆地领土视为平等且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这是我国几千年来国土观念未有之变革,是中华民族寻求新的发展路径的重大战略选择。  ■我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核心利益,具体体现为国家的海洋政治利益、海洋经济利益、海洋安全利益和海洋文化利益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统一整体,既相互影响、互为交织,又不能相互替代。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海洋共同发展的具体实践和重大举措。在促进海洋共同发展中,我国也将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推动国际海洋秩序向
  • 2017-08
    17
         日前,国家海洋局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暨中心组专题学习,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主持会议并讲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书贤,石青峰,林山青出席并交流学习体会。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阐述了五年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满怀信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必将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会议强调,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要突出7个重点。一是深入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二是深刻理解把握党的十八大
  • 2017-08
    08
            8月1日,国家海洋局发布通知,进一步规范海底电缆管道路由调查勘测、铺设施工审批和国家海洋局批复的项目用海填海竣工海域使用验收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  通知要求,国家海洋局所属事业单位、主管的社会组织及其企业,自通知印发之日起,不得开展国家海洋局及海区分局审批的海底电缆管道路由调查勘测、铺设施工涉及的路由调查勘测报告(含军用海底电缆管道路由调查勘测报告)编制工作;不得开展国家海洋局批复的项目用海填海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及报告编制工作。需要开展上述业务的应转企改制或与主管部门脱钩。  此外,通知印发之日前已签订上述中介事项服务合同且尚未完成的项目,可按照合同继续完成,并应限期将已签订合同且尚未完成的项目报局备案。
  • 2017-07
    20
    7月19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6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1个,产水规模118.80吨/日;年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水量为1201.36亿吨,新增海水冷却用海水量75.70亿吨/年。    2016年,海水利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了《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统筹部署未来5年我国海水利用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海水利用作为重要内容写入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全民节水、工业绿色发展等多个部门规划,并列为“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重点支持的三大产业之一。《报告》指出,沿海各地不断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打造海水利用产业集聚创新平台,国家海洋局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破土动工,杭州国家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全面建成投产。海水利用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6.8%。新发布标准15项,包括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2项,地方标准1项。 
  • 2017-07
    06
    日前,国家海洋局预报减灾司印发《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环境预报技术导则》《海水浴场海洋环境预报技术导则》和《海洋灾害预警报标示符》3项技术文件,进一步规范海洋预警报工作,为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浴场提供更加规范的海洋预报服务。    《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环境预报技术导则》规定了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预报中滨海旅游度假区、海况等级、水质等级、海上观光指数、海滨观光指数、海底观光指数、滨海休闲指数、游泳适宜指数、沙滩娱乐指数、海钓指数等10个术语及其定义,并规定了预报产品的内容格式和发布要求、结果检验与评分方法等内容,适用于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预报产品制作发布相关工作。    《海水浴场海洋环境预报技术导则》规定了海水浴场海洋环境预报中海水浴场、潮汐、海浪、有效波高、海面水温、预报时效、水质等级、海水浴场健康指数、游泳适宜度等术语及定义、预报产品的内容格式和发布要求、结果检验与评分方法等内容,适用于海水浴场海洋环境预报产品制作发布相关工作。    《海洋灾害预警报标示符》规定了红、橙、黄、蓝、白5级,海
  • 2017-06
    28
     6月23日,“向阳红09”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96名科考队员停靠国家深海基地码头。至此,历时138天的2017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圆满完成中国大洋38航次科学考察任务,同时标志着为期5年的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圆满收官。    2012年7月,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级海试中获得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可下五洋捉鳖”的夙愿。2013年1月,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吸收国际同类载人潜水器均经历研制、海试、试验性应用、业务化运行阶段等经验,确定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步入业务化运行前开展试验性应用的工作方案。    蛟龙号自海上试验以来,开展了152次成功下潜。在试验性应用过程中,先后在我国南海、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区、西太平洋海山结壳勘探区、西南印度洋脊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西北印度洋脊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区、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区、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等7大海区下潜,主要为国家海洋局深海资源勘探计划、环境调查计划、科技部“973”计划、中国科学院深海先导计划、
  • 2017-06
    1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战略部署,对“十三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了我国“十三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中国海洋报》记者就规划出台背景、意义等有关问题采访了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房建孟。    记者:《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房建孟:首先,制定《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是建设海洋强国、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战略需要。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空间,是孕育新产业、引领新增长的重要领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当前,我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高达60%,对外贸易运输量的90%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世界航运市场19%的大宗货物运往我国,22%的出口集装箱来自中国。可以说,我国经济已是高度依赖海洋的开放型经济,而且这种经济形态将长期存在,并不断深化。国家“十三五”规划
  • 2017-06
    07
    6月1日,正在北京举行的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通过了由中国牵头并与澳大利亚、智利、法国、德国、印度、韩国、新西兰、挪威、英国和美国联合提交的工作文件和决议案,倡导在南极践行“绿色考察”。    “绿色考察”基于效率、和谐和可持续的理念,得益于现代管理和技术的进步,旨在更好地把所有与南极环境保护相关的要求、建议和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地推动南极科研和环保。这份由多国联合提交的工作文件列举了技术创新的例证,分别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印度、美国、新西兰、英国、挪威、德国、韩国等国考察队的实践,并拟订了一份决议案,提请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予以通过,支持和推广“绿色考察”。    此次是中国首次承办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和南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也是中国第一次在这两个会议上牵头联合多个成员国提出决议案,彰显了中国积极参与南极国际治理的意愿和能力,突出了中国对南极条约体系做出的贡献,也丰富了会议成果。资料来源:中国海洋报
  • 2017-06
    04
    6月12日,作为2017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大学共同主办的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在昆明拉开帷幕。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房建孟,云南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秘书长刘慧晏,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鞠传进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房建孟在讲话中指出,以海洋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在我国云南这一内陆省份举办,充分说明了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推动“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高度重视,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和实践价值。国家海洋局在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方面开展了相应的工作:积极推进“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等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积极推动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房建孟提出3点建议:一是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把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放到优先地位;二是推动蓝色经济升级发展,有序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三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助力“一带一路”建
  • 2017-05
    26
    五集系列纪录片《征战南极》央视首播       中国的南极科考已经走过了33个年头,其中的过程与成就,对公众来说仍显神秘。5月22日~26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国家记忆”栏目于每晚20:00播出《征战南极》系列纪录片。国家海洋局办公室通过局网站下发通知,要求局系统职工收看该纪录片    据悉,《征战南极》用珍贵的影像资料讲述了中国人与南极的故事,再现鲜为人知的南极考察场景,为公众揭开南极神秘的面纱。    《征战南极》共5集。     第一集《首次科考》回到1984年,中国第一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历经艰辛万苦,终于到达梦想之地。    第二集《首建长城站》介绍了科考队员顶住巨大压力,经过27天艰苦奋战,建成中国首座南极考察站长城站。    第三集《冰海惊魂建“中山”》里,讲述了考察队在遭遇冰崩后抢滩登陆,历经艰难险阻建成中国南极中山站。    第四集《探寻冰盖最高点》,再现了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向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进发,发起最后冲刺并成功登顶的情景。    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