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海洋战略 > 正文

2013年南海总体稳定态势复杂

文章来源: 管理员

2014-04-14 11:23

次阅读


过去的2013,南海的形势整体上是相对稳定的,但也存在着复杂的因素,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在海洋领域合作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这是南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的基础性因素。与此同时,南海问题的复杂化态势进一步凸显,法律战、外交战和舆论战成为各方角力的主要方式。今后一个时期,海上争端仍将是我国不得不面对的非常重大而严峻的挑战。维护海洋权益的任务艰巨,南海仍是我国法律战维权的主战场

南海重大事件扫描


中国加强与东盟各国合作


  中国同周边国家命运相连,利益攸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离不开一个和平稳定、共同发展的周边环境。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各国的共同愿望。面对错综复杂的南海形势,中国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


  201310,习近平主席对马来西亚和印尼两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李克强总理出席东盟系列峰会并访问文莱、泰国和越南等东盟国家。中国领导人出访东南亚国家,对于推动亚太区域合作、促进地区发展繁荣、巩固和拓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务实合作等具有重大意义。


  海洋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2013,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在海洋低敏感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1393,李克强总理在中国——东盟第十届博览会主旨演讲中倡议建立“中国——东盟海洋伙伴关系”,利用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研究推进海洋生态环保、航行安全与搜救以及海上运输便利化等合作项目。中越双方达成重要共识,同时成立海上、陆上、金融三个联合工作组,并于年内启动工作,并行推进上述三大领域的合作。


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


  2013122,菲律宾向中国提交了就南海问题提起国际仲裁的照会及通知,单方面启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附件七规定的仲裁程序。与此同时,菲律宾在其外交部网站上,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对其单方面提起强制仲裁程序的行为进行辩解,其内容不仅违反了东盟国家同中国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达成的共识,在事实和法律上也存在严重错误,还包含诸多对中国的不实指责。


  事实上,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端的根源和核心,是菲方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引发的领土主权争议。尽管如此,中国还是以最大的克制和忍让,从维护中菲双边关系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主张通过双边协商、谈判解决争议。


  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国家与中国达成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要求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谈判解决有关争议。菲律宾应恪守承诺,不采取任何使问题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回到双边谈判解决争议的正确轨道上来。但是,菲律宾不顾中国的反对,执意推进仲裁程序。219,中国发表声明不接受菲律宾所提仲裁,将菲律宾照会及所附通知退回。81,中国在致常设仲裁法院的照会中,重申不接受菲律宾所提仲裁的立场。


高层密集出访热谈海上合作


  2013,中国领导人在出访南海周边国家和出席有关国际会议中,多次强调加强海洋领域的合作。


  103,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的重要演讲中指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讲信修睦,守望相助,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双方和本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109日至15,李克强总理出席东盟系列会议、东亚峰会和访问文莱、泰国、越南期间,多次谈到海上合作问题。在第1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表示,中国和东盟应积极行动起来,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方愿与东盟国家建立海上执法机构间的对话交流机制,开展人员培训、联合巡航等合作。


  109日至11,李克强总理访问文莱,两国一致同意加强海上合作,推动共同开发。1011,李克强总理在泰国国会上发表演讲,表示中方将与泰方推进科技、海洋、环保等领域的务实合作。1013,李克强总理在河内与越南总理举行会谈,双方达成共识,推进海上、陆上、金融三大领域的合作。

 维护海洋权益挑战不容乐观


  今后一个时期,海上争端仍将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海洋安全的突出问题之一,并且将是中华民族实现和平发展和民族振兴不得不面对的非常重大而严峻的挑战。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南海仍是我国维权斗争的主战场。


南海仲裁案将产生复杂影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五部分规定,缔约国之间涉及《公约》解释或适用的争端,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和平解决争端的方法可以分为争端双方外交谈判和提交第三方司法机构裁判等。《公约》规定了四个机构供缔约国用书面声明方式选择:国际海洋法法庭、国际法院、按照《公约》附件七组成的仲裁法庭和按照《公约》附件八组成的特别仲裁法庭。若争端一方未就上述机构作出选择或是争端各方未能作出一致选择,有关争端国可不经另一争端当事国同意,单方面寻求通过《公约》附件七的仲裁程序解决争端。菲律宾正是利用上述规定,将中国拖入强制仲裁程序。


  《公约》规定缔约国可发表声明,将领土归属、海洋划界、历史性所有权、军事利益等争端排除在强制管辖范围之外,中国已于2006年作出了排除性声明。菲律宾提起的仲裁案,实质上涉及的恰恰是岛礁主权和海洋划界争端。因此,仲裁庭对此应无管辖权。如果仲裁庭进行实质审理并作出裁决,将对南海形势未来的发展带来不确定影响。


南海准则制定不会一帆风顺


  20138,中国与东盟各国就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探讨推进“南海行为准则”取得共识。关于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进程,中国认为:一要有合理预期,反对一蹴而就的“速成论”;二要协商一致,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三要排除干扰,为推进“准则”进程创造必要的条件;四要循序渐进,从落实好“宣言”做起。中国的开放态度,为有关各方达成“准则”打开希望之窗。但一些域外势力却不断对中国施压,试图推动“准则”早日出台。


  应该看到,启动“准则”的磋商进程,对于增进互信、促进合作、缓和局势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准则”本身并不能直接解决争端。寄望于借制定“准则”之名,行否定中国在南海的权利、将侵占中国的南沙岛礁合法化之实,注定是徒劳的。有效途经是中国一贯主张和坚持的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解决国家间争端。制定一个最符合本地区国家利益的“南海行为准则”,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只能逐步推进。在争端最终获得解决之前,有关当事国应采取积极合作,就资源共同开发等问题作出临时性安排。保持周边海洋和平与稳定局势,符合所有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


周边海洋外交有助维护地区稳定


  《公约》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所环绕并由一个狭窄的出口连接到另一个海或洋,或全部或主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沿海国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构成的海湾、海盆或海域称为“闭海或半闭海”。按照这一定义,南海属于闭海或半闭海。《公约》对于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的合作义务也进行了规定,包括协调海洋生物资源的管理、养护、勘探和开发;协调行使和履行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协调科学研究政策,并在适当情形下在该地区进行联合科学研究方案等。


  南海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沿岸国均具有重要的政治、经贸、文化和社会价值,维护地区海洋的和平、稳定、健康是南海周边各国的共同利益。积极开展周边海洋外交,推动相关国家在南海防灾减灾、海上搜救、海洋科研、应对海洋与气候变化、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以及海洋政策和海洋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对于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将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古语有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南海的一些顽疾当然不会朝夕之间即可毕其功于一役。尽管“保持克制”是中国从学者到政府比较一致的认识和做法,但树欲静而风不止。2014,我们期待南海能够平静下来,中国还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并且期待周边国家同向而行。借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话——所有国家都应该多做有利于南海地区和平、发展和稳定的事情。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法协会)

来源(法制网): 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140128/Articel10001G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