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要闻播报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海洋能源大有可为

10日,第三届海洋能源发展论坛暨《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3》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业内专家一致认为,在立足资源禀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海洋能源将成为重要的驱动力和新的增长极,以此为中心展开的体制机制建设、创新技术研发、国内外合作交流正加速推动海洋能源高质量发展,应大力开发海洋能源,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图为《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3》发布仪式现场

海洋能源开发潜力进一步提升

世界石油理事会副主席李鹭光表示,随着海洋工程技术日益成熟,海洋已经成为最现实的油气资源接替区。加大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是促进“双碳”目标实现、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

当天发布的《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3年全球海洋油气开发投资继续增加,海上风电增速重回正轨,潮汐能等海洋能向产业化方向加速推进。

中国海油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霍健表示,一直以来,中国海油扎实推进海洋油气增储上产,大力实施“三大工程、一个行动”,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积极探索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在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助力海洋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上体现担当、做出表率。2023年,中国海洋原油产量增量预计达到360万吨,连续多年占全国石油产量增量的一半以上。

在圆桌讨论环节,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研究院院长周原冰表示,海洋能源发展前景广阔,据测算,未来海上风电光伏的贡献或超过10%,海上风电贡献占比有望超过20%。

“海上风电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净零目标的重要途径。海洋石油、天然气等海洋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张海文预计,到2050年,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将大幅下降,潮流能、洋流能、波浪能、海洋热能和生物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将快速发展。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能源司司长刘鸿鹏表示,尽管海洋能源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但其大规模开发利用仍面临许多挑战,包括缺乏融资机会和市场认可等。因此,扩大最接近成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最大应用潜力的海洋能源技术,如海上风电、潮汐能和波浪能技术投资和应用规模,是当前一个时期的重点。

统筹发展与安全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主任张华林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我国统筹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安全为基本前提,“双碳”为战略目标,要遵循安全保障能力稳步增强、绿色低碳水平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发挥三个原则。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副所长张有生指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应是能源结构上的低碳化、无碳化,推动能源结构变革的过程中,应做好跨能源品种的“破”和“立”,能源体系的“先立后破”应贯穿于绿色低碳转型过渡期。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新业表示,我国化石能源资产规模巨大,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应以代际减排成本均等化、公共资金补贴效果均等化为原则,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动能源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为降低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碳排放,国际燃气联盟主席李雅兰呼吁业内持续做好二氧化碳、甲烷减排工作,积极推进CCS、CCUS技术利用,大规模利用卫星、激光雷达等技术监测甲烷排放数据。在开发常规天然气的同时,积极发展可再生燃气和低碳燃气等新型燃气。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表示,海洋二氧化碳封存潜力巨大,将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中国经济信息社总裁曹文忠表示,海洋能源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改善能源结构的重要发力点,在海洋能源的勘探过程中,数字化、智能化正成为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助力。中经社正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整合多年来积累沉淀的智库研究、技术研发、数据分析等核心资源,有望为能源领域的数据共享及大数据治理合作积极赋能。

第三届海洋能源发展论坛暨《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3》发布会由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主办,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两院院士、业内专家学者、能源企业代表集聚一堂,共商海洋强国建设和能源高质量发展。(马悦然、江宇娟)